戊肝是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如水源污染、食物污染等。戊肝的症状与甲肝相似,但病情可能更严重,尤其是对于孕妇、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因此,接种戊肝疫苗是预防戊肝的有效措施之一。那么,戊肝疫苗需要打几针呢?
目前,我国上市的戊肝疫苗有两种,分别是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益可宁和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海威可。这两种疫苗都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根据疫苗说明书,益可宁和海威可的免疫程序都是 0、1、6 个月各接种 1 针,共 3 针。也就是说,针接种后,需要间隔 1 个月和 6 个月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接种戊肝疫苗后,保护效果可以持续多年。一般来说,接种全程疫苗 1 年后,抗体阳转率可以达到 98以上,保护率可以达到 90以上。接种疫苗后,即使感染了戊肝病毒,症状也会比较轻,病程也会比较短。
戊肝疫苗适用于 16 岁及以上的人群,尤其是以下高危人群:
戊肝疫苗有以下接种禁忌:
接种戊肝疫苗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戊肝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接种戊肝疫苗是预防戊肝的有效措施之一。戊肝疫苗的免疫程序是 0、1、6 个月各接种 1 针,共 3 针。接种疫苗后,保护效果可以持续多年。戊肝疫苗适用于 16 岁及以上的高危人群,接种禁忌包括对疫苗成分过敏者、患有发热、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人群、妊娠期妇女、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人群等。接种疫苗后,需要注意在接种现场观察 30 分钟,接种后 24 小时内避免洗澡,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接种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红肿、发热、头痛、乏力等不良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接种后应避免饮酒、吸烟、剧烈运动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